高速传声不扰民,智慧声控助力交通升级!
智慧高速正悄然迈向“无声革命”,定向广播技术让声音指哪打哪,精准传达信息的同时守护宁静环境。
在这一波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浪潮中,智慧高速建设正从“看得见”的监控升级迈向“听得见”的声学革新。

01 智慧高速的声学困境
传统广播系统在高速场景下面临着严峻挑战。点声源传播特性导致声压随距离快速衰减,听音者距离点声源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dB。
这一物理限制使得传统号角喇叭在嘈杂的高速环境中难以有效传递信息。
另一方面,传统声波辐射角度大,干扰周边声环境,易造成噪音污染。在居民区附近的高速路段,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山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明确提出要实现“公众出行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的目标,而噪音控制正是提升满意度的重要一环。
02 定向广播的技术突破
这项技术“如同手电筒光束,可以指哪儿打哪儿”,为高速公路定向广播提供了新思路。
深圳js345金沙城线路有限公司的远距等响传声装置,采用特制喇叭单元阵列,实现了声音波束成形定向传输。
该装置的线性声源特性,使听音者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仅衰减3dB,远优于传统设备的6dB衰减。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可实现定向明区与暗区的声压差优于25dB,大幅降低了声音对周边区域的干扰。这一突破恰逢其时,响应了政策对智能交通技术的支持。
03 实际应用场景价值
在荣乌高速沧州段,全线配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捕捉路况变化,精准感知车流密度。若配合定向广播技术,即可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
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速公路应急指挥。当某一路段发生事故,指挥中心可通过远距等响传声装置,针对事故区域进行定向喊话,避免二次事故。
同时不影响其他路段正常通行。
该装置还支持实时调整声音方向,无需调整设备安装角度,通过软件即可实现声音指向角度和距离调节,大幅提升了管理灵活性。
在收费站场景,该技术可直接接入对讲广播系统,实现定向广播喊话及音频播放,提高通行效率。

04 行业发展趋势
山西省已全面启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投资20.6亿元,聚焦“能源保供、文旅畅行”主线。
这一宏大规划为定向声学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
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
定向广播技术正是人工智能与声学控制深度融合的典范。
从体育场馆到音乐博物馆,从广场舞场地到智慧高速,定向声学技术正在多个领域展示其潜力。
全国多地正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山西投资20.6亿元启动公路数字化项目;浙江丽龙高速富岭枢纽改造后通行效率提升35%。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智慧高速的未来不仅看得见,更能听得精准。